节气养生 | 雨水至,万物生,疏肝健脾是关键

    发布时间: 2024-02-19 15:13:27 浏览次数:
    ☎0516-69851111
     
     
    春夜喜雨
     
    (唐)杜甫
     
    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     
    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     
    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     
    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     
     
   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雨水至,滋润万物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,降雨量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,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,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     
    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春三月,此为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逆之则伤肝,夏为实寒变,奉长者少。
     
    阳气开始了由“冬藏”向“春生”的变奏,人也理应顺天地之气,利用春阳生发之机,褪除冬天积蓄的故旧。
     
    中医认为,春季阳气生发主要对应人的肝,且与脾脏关系密切。同时,雨水节气,湿气盛行,不少人会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,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,健脾祛湿,从而使肝气舒畅条达,人体才能气血和畅。
     
     
    雨水三候
     
    一候:水獭祭鱼
     
    水獭将鱼儿捕获,整齐排列在岸边,天道酬勤、力耕不欺,辛苦付出,终有回报。
     
    二候:鸿雁来
     
    东风送暖、万物复苏,鸿雁去了又归来,跨越千山万水,克服艰难险阻。
     
    三候:草木萌动
     
    万物蓄势待发,嫩芽即将破土萌动,尽管气侯,变幻无常,但没有什么,能阻挡春的归来。
     
     
    起居养生
     
     
    春季主生发之气,应遵循内经中“晚睡早起,与日俱兴”的起居原则。
     
    天气转暖,在室内要注意常通风换气,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。
     
    另外,要重视“春捂”,特别是高血压、肾脏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,切忌气温稍稍升高就急于脱下冬装,以防气温的上下起伏导致血压波动、病情反复。对于体质虚弱、抵抗力差的人群,也应该适当保暖,预防因感受风寒而导致感冒、头痛、呼吸道感染等。
     
     
    饮食养生
     

     
    中医认为,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,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,太过则克己之所胜,肝木旺则克脾土,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,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。因此,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补脾。甘味食物能补脾,而酸味入肝,其性收敛,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,还会使原本就偏旺的肝气更旺,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。
     
    故雨水饮食宜少酸增甘,多吃甘味食物,如山药、大枣、小米、糯米、薏苡仁、豇豆、扁豆、黄豆、胡萝卜、芋头、红薯、土豆、南瓜、桂圆、栗子等,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、酸梅等。同时宜少食生冷油腻之物,以顾护脾胃阳气。
     
     
    运动养生
     
     
    春天日长夜短,阳气渐长。人应顺应大自然的气机,早晨不赖床,不久卧久坐,增加活动时间。
     
    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。特别是老年人,晨练不宜过早,应在较暖的白天,选择避风、干爽的地方进行。运动形式宜选用散步、太极、八段锦、动作柔和的健身操为主。